图为4月11日下午,观众参观了国博“希望的田野——扶贫攻坚” 全国摄影展共享小康社会。本报记者 聂新鑫 摄
近日,由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希望田野-扶贫” 共享全国小康摄影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4月11日下午,在国博南区展厅,来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
图像凝固了瞬间的记忆,光影的痕迹见证了伟大的时代和历史。展览展出了近150名不同时期摄影师的近180件优秀作品,主要是单一摄影作品。通过新旧对比,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在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大成就。这些优秀的作品来自于摄影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近距离感受扶贫的过程。他们用温暖的作品展示了扶贫攻坚战中的先进思想、事迹和人物,展示了基层一线干部和群众的蓬勃精神。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镜头下,面孔、场景和风景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举措,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诗成就。英雄写史诗,英雄是成千上万的凡人,就像镜头里的这些英雄一样。在地理最偏远、资源最少、环境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他们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艰苦决战。汗水、泪水、坚韧、执着、希望、快乐、热情、英雄主义、牺牲、奉献,在经典作品中印记、凝视。通过这些作品,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创造了一种伟大的扶贫精神,在幸福的生活中孕育出来,直接到达观众的心中。
带有泥土和花香的作品感动了沉浸在展览中的观众。展览结束时,设计了832个扶贫县的竹简墙。这里没有太多的颜色,只有一个简单的地名和永恒的青年历史:“832个国家贫困县都摘下了帽子”。许多观众在这里停了很长时间,有些人仔细寻找,有些人轻声说“这里有我的家乡”。
这是中国孩子们最喜欢的热土,这是一片无尽的“希望的田野”。光影印记千年梦想,也将继续记录成千上万的景观走向振兴的跳跃和进步。(冯秋深)
网友评论